国家发展改革委、体育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明确提出发展目标,到2025年底,全国新建或改扩建1000个左右体育公园,逐步形成覆盖面广、类型多样、特色鲜明、普惠性强的体育公园体系。结合《“十四五”体育发展规划》相关内容,加快体育场地设施数字化改造,优化体育公园建设与运营模式,已成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。
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(以5G、AI、IoT、云计算、大数据为代表)在近几年的飞速发展,体育公园从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两个维度共同构建智能运动生态,为全民健身提供多种智慧化服务。
为落实“十四五”规划有关任务目标,此次出台的《意见》明确将“提高智慧化水平”作为一项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。“现在是数字经济时代,数字技术与各行各业都在融合过程中,因此体育领域的智慧化发展是大趋势。智慧化体育公园可以从大力发展智能型基础设施入手,同时从整体布局体育公园的信息化网络,最终在落地过程中创造应用场景,让居民体会到体育公园的乐趣。
体育公园的建设是以公益为导向的,也就是说基于为全民健身服务的目的,体育公园不具有强营利性。过去的体育公园主要由各地政府牵头负责建设与运营,但受财力与精力所限,不少地区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和管理负担。伴随国家经济改革的深入以及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,为了更好地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和落实全民健身战略,如今的体育公园需要进行多元化的运营管理。
《意见》还指出,要在体育公园推广智慧管理,提高运营管理效率。未来的体育公园将围绕这个专业的方向进行发展,为全民健身提供更多智慧化服务,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体育健身的新需求。
来源:中国体育报